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讯(记者 陈益铭 通讯员 钟伟民)近日,新英体育,新英体育app:新庆镇辣椒种植基地内一派繁忙景象,近200亩8号线椒迎来大丰收,绿浪翻滚的田间,农户们穿梭其中,双手在枝叶间翻飞,一筐筐翠绿修长的线椒堆成小山,分拣、打包的欢笑声与虫鸣鸟叫交织,奏响乡村振兴的“椒”响乐章。
“我们按每亩500元租金流转了近200亩撂荒地种植线椒,3月播种,如今迎来首批采摘。”基地负责人谢廷金介绍,基地种植的8号线椒产量高、辣味足、采摘期长,一年可种两季,一季采7至8批,稳定后亩产超4000公斤,产值约1.2万元。目前,近30名农户在基地从事采摘、分拣、打包工作,每日可打包辣椒1000余公斤。下半年,基地计划再扩种500亩,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新庆镇辣椒种植基地的丰收,是我市探索蔬菜产业发展模式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我市在设施农业领域持续发力,推动蔬菜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在设施建设方面,我市积极推动设施种植业转型升级,从粗放种植、简易棚、小拱棚逐步向温室大棚、自动喷淋、机械采摘发展。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设施蔬菜基地72个,示范基地面积达1.4万亩。同时,我市大力推行“蔬果入棚、猪牛上楼、鸡鸭上架、鱼虾上岸、蜂蜜上车、菌菇进厂”的立体化种养模式,有效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率和生产效益。
为充分发挥设施农业的引领作用,我市积极拓展“企业+基地+合作社”“企业+家庭农场+农户”等联农带农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以及供深、供港、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培育“梧字号”农产品品牌,不断提升设施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发展水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建成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535个、冷链集配中心2个,建成13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5个供深、供港、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培育了80多个“两品一标”农产品、40个广西农业品牌和5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我市结合耕地“非农化”和撂荒耕地治理,通过集中流转、代耕代种、“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引导开展规模化种植。同时充分利用“桂惠贷”“农担信贷”“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惠农助农政策,创新推出“鉴证书+”抵押贷款和“保险+期货”农业保险产品,为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提供金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