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体育,新英体育app

图片
梧州零距离APP梧州零距离
梧州零距离网 > 零距离头条 > 正文
传承添异彩 融合获新生
——我市持续发力激活非遗传承新动能综述
时间:2025-07-17 来源:梧州日报 作者:记者 甘沁雨 通讯员 何炳林 钱泳君 编辑:陈虹熹

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记者 甘沁雨 通讯员 何炳林 钱泳君

梧州,这座浸润着岭南文化的城市,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一条条流淌的文脉,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延绵。

截至目前,我市拥有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项、自治区级48项、市级145项,丰富的非遗资源构成了梧州独特的文化标识,也为其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我市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立足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加大非遗保护力度,拓展宣传推广模式,激活“非遗+”新动能,让文化遗产熠熠生辉。

保护:筑牢根基,为非遗传承保驾护航

今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我市龟苓膏配制技艺传承人王静之成功入选。作为龟苓膏配制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40多年来,王静之始终坚守在龟苓膏的保护、生产、管理、推广等工作一线。此次王静之入选,使我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增至2人,不仅是对他多年坚守与传承的肯定,更是我市在非遗保护工作中不断发力、取得实效的有力体现。

取得这样的成果,离不开系统性的保护策略支撑。

我市将完善非遗保护体系、强化制度建设作为重要工作,为非遗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同时,我市还汇聚专家学者,深入开展非遗资源普查调查,对众多非遗项目进行细致梳理,全面掌握非遗资源的分布和传承状况,目前《梧州岭南历史文化名城课题研究》已通过专家评审顺利结题,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六堡茶制作技艺在我市非遗资源中独树一帜,在六堡茶文化保护领域,我市的制度建设成果尤为突出。我市编制出台《新英体育,新英体育app:六堡茶文化保护名录认定与管理办法》,通过开展申报动员和政策解读,目前已收到11份申报材料,不断激活这项特色文化遗产。

非遗的保护核心是“人”,除了制度层面的保障,传承人队伍的建设也至关重要。目前,我市正积极组织开展第五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工作,已收到申报材料121份;有序推进第八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初步遴选出新英体育,新英体育app:乞巧节等12个优先推荐申报项目,不断充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队伍,为非遗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传承:活化形式,使非遗融入生活日常

有了坚实的保护基础,非遗的传承更需要创新形式,让其走进生活、贴近群众。我市在这方面下足功夫,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让非遗“活”起来。

走进工厂路小学非遗文创社团的教室里,以六堡茶制作技艺、梧州粤剧脸谱、新英体育,新英体育app:狮舞等梧州非遗为灵感制作的文创产品数不胜数、充满创意。该社团教师李欣昕说:“这些文创产品都出自学生之手,在非遗传承课程里,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技艺,还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探究,增强了文化自信。”

在今年端午节假期,水上,龙舟竞渡激烈;岸上,非遗市集热闹。我市以非遗为核心,在西堤公园沿岸设置多个市集展位,精选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技艺、文创产品、手工艺品等,集中展示梧州特色文旅商品和美食,打造了一场“可看、可玩、可尝、可购”的沉浸式文旅消费盛宴。“今年以来,我们结合春节、广西三月三、端午节等节假日组织开展非遗展演、非遗集市、非遗巡游等形式多样的非遗传承实践活动67场次,参与群众31万人次,持续提升非遗影响力。”新英体育,新英体育app:文广体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这些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非遗走出书本、走出“自留地”,融入日常生活,让新英体育,新英体育app人感受到了非遗的独特魅力,也让非遗在代代相传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融合:打造品牌,让非遗为文旅赋能添彩

今年6月,又一个好消息传来,《六堡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实践》《龟苓膏配制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实践》《牛娘文化引领振兴梦 赋予乡村发展新动能》3个梧州项目入选2024年广西非遗保护优秀实践案例,这无疑是对我市非遗融合发展成果的有力肯定。

当非遗在传承中不断焕发生机,与其他领域的融合便成了拓展其生命力的重要途径。我市积极探索“非遗+”模式,在品牌打造和文旅融合方面,开辟了非遗保护与传承新路径,为文旅产业添彩赋能。

在非遗美食品牌打造上,我市精心推选非遗美食作品参加“广西美味·百县千菜”2025广西非遗特色美食大赛、广西美味“城市必吃榜”评选等活动,共获奖项12个;联合多部门举办新英体育,新英体育app:第三届中药(壮瑶药)药膳大赛,深挖药膳类非遗美食资源,进一步提升了我市非遗美食的影响力,让非遗美食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名片。

在非遗文创品牌打造方面,我市鼓励非遗企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发文创产品,组织开展2场非遗集市活动,邀请30多家文创企业(团队)集中展示绳编狮子头、漆扇、手指画等多款特色文创产品,深受群众欢迎。市文广体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文创产品不仅承载着梧州的文化特色,更成为文旅消费的新亮点,有效推动了非遗与文旅的深度融合,让非遗在为文旅产业赋能的同时,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