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记者 吴艳虹 通讯员 李周明 龙海悦
近日,早晨的阳光洒满龙圩区大坡镇交村村鱼种场的蓄水池,随着一箱箱鱼苗欢快跃入水面,这座现代化水产育苗基地正式投苗启用。数万尾优质鱼苗将为本地的稻田生态系统提供“好种源”,并通过“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模式,既守护粮食安全,又提升养殖效益,让稻田成为“千斤粮、百斤鱼”的丰产田。
上午8时许,鱼种场内一派热闹景象。技术员用网兜把鱼苗从货车的大桶内捞出来,倒入红色小桶后,拿到大圆池边上,小心翼翼地倒进池内,乌褐色的鱼苗瞬间四散游开,在波光中划出密集的涟漪。“这批是原种禾花鱼苗,每尾长约5厘米,是经过多代提纯选育获得的核心种群,是最纯正的全州禾花鱼原种。”技术员余会中一边检查水质一边介绍道。
“我们采用‘物联网+生态养殖’模式,每个水池都配有在线监测设备,后期将建设智慧渔业数控中心,能实时看到水温、溶氧量、PH值等数据。技术员只要轻点鼠标,投料机就能精准向池内撒下饵料。”广西梧州田中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蒋田忠介绍道,为了提升养殖精准度、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并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理,鱼种场将为每个水池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包括智能增氧、循环水系统、区块链溯源等功能。
“当溶氧低于标准值时,智能增氧系统自动启动增氧机,循环水系统过滤净化后的水重复利用,节水率达70%。”蒋田忠说。
据悉,该鱼种场总投资800多万元,共建有22个圆桶养殖池,主要养殖禾花鲤、小龙虾、田螺等优质苗种,预计年产3000万尾鱼苗,年总产值可达800万元,为龙圩区水产养殖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龙圩区大力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和现代种业发展,通过积极申报渔业种业提升项目,打造龙圩区鱼种场基地,强化良种选育、繁育和推广,从源头破解“种源卡脖子”问题,让新英体育,新英体育app养殖户用上适应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的本地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