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讯(记者 姚蓝婷 通讯员 麦好明)“这起纠纷拖了这么久,今天总算解决了!”近日,万秀区综治中心通过“专家会诊”机制精准介入,成功推动一起牵涉多方的复杂道路纠纷取得突破性进展,当事人激动地说。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万秀区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和学习教育相结合,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呼声,以实实在在的纠纷解决成效,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用心用情解心结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个心结需一方良药。万秀区坚持开门教育,用心用情解开群众心结,构建“区委统筹、政法委牵头、部门联动、镇街落实”的工作机制,压实“一把手”责任,建立“受理登记、分流交办、跟踪督办、反馈回访”全闭环运行体系,并推行“点单式”“联合式”“邀请式”分级调处模式,高效提升矛盾化解质效。
具体而言,针对普通纠纷,万秀区实行群众“点单”、调解员“接单上菜”的精准服务;遇到疑难问题,启动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合力攻坚;涉及重大涉稳矛盾,则邀请专家开展“会诊”靶向破解,确保每一起纠纷都有回音、每一件事项都能落实。
万秀区还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关键,整合信访、法院、检察、司法等10多个部门资源,打造集信访接待、矛盾调处、司法确认、劳动仲裁、指挥调度、法律咨询、心理疏导于一体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创新多元解纷机制,力求让群众“进一扇门、解万般事”。
接诉即办显担当
近日,居民陈大姐来到万秀区综治中心求助,事由是楼上防盗网安装不当,导致雨水渗入她家。该中心接诉后,立即“吹哨派单”至街道、社区、司法所。调解员迅速行动,联合物业沟通协调,当天便化解了这起邻里纠纷。
万秀区综治中心采取“1+5+N”(政法委牵头,法检公司信常驻,N个行业部门和社会力量随驻)和“常驻+轮驻+随驻”模式,集中办公、集成服务,形成“统一受理—分类流转—依法办理—闭环管理”的全周期工作体系,杜绝“衙门习气”。对群众的诉求,该中心畅通“线下+线上”渠道,全量受理,以最快速度响应解决,做到调解优先、司法断后、监督跟进、信访兜底。
万秀区综治中心运行以来,已高效受理矛盾纠纷40件,接待群众180人,组织调解15次。
多元共治护民生
学习教育要见行见效,既要“正风”,也要“促行”。万秀区推动力量下沉、服务前移,依托449个网格和466名网格员,充分发挥警格+网格融合优势,变“问题找上门”为“上门找问题”。
社区民警、网格员深入千家万户、田间地头,密切联系群众,主动排查矛盾隐患,做实做细民生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除此之外,面对基层治理共性问题和群众心理健康需求,万秀区将“一社区一心理咨询师”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抓手,心理咨询师深度融入社区,在调解纠纷、关怀特殊群体、危机干预中积极作为,将专业心理服务嵌入基层治理末梢,解民忧促实效。
万秀区将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办好办实民生实事,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