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讯(记者 吴小华 通讯员 刘涛)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我市企业对此积极应对,展现出强劲韧性。据梧州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市外贸总额达74.1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2%。其中,出口总额达21.7亿元,增长4.1%;进口总额达52.4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据了解,一般贸易为我市进出口主要形式。今年上半年,我市一般贸易进出口64.2亿元,占同期我市进出口总额(下同)的86.7%;加工贸易进出口达9.3亿元,增长10.5%;保税物流总额达5568万元,增长337%。
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超八成,国有企业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60.4亿元,占我市同期进出口总额81.6%;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达11.9亿元,下降1.03%;国有企业进出口达1.7亿元,增长167.4%。
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我市对东盟国家的进出口增长明显。今年上半年,我市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达29.9亿元,增长0.7%;对东盟进出口达7.1亿元,增长24.3%,其中,对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分别进出口达2亿元、2亿元、1.1亿元,分别增长7.5%、6.5%、89.9%。
部分原料中间品进口扩大,机电产品、农产品、文化产品为主要出口商品。进口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市铜材、天然橡胶等生产原料分别增长24%、457%;集成电路、电容器等中间件分别增长33.8%、53.6%。出口方面,机电产品、文化产品出口总额分别达7.4亿元、3亿元,分别增长0.05%、43%。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把质量监管延伸到农产品种植基地和加工厂,运用“原料风险监测+成品随机抽检+工厂(基地)规范管理”模式加强对农产品原料的监控,帮助企业对农药、化肥及其他投入品的使用进行科学监测,在源头监管、查验把控等方面铆劲发力;指导农业企业建立“种植—生产—包装—销售”全链条可溯源管理体系,做好全流程信息追溯,压缩取样送检时间,第一时间出具原产地、植物检疫等证书,为企业出口保驾护航。今年上半年,我市共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1537份,涉及货值达5.2亿元,惠享金额达962.7万元。
为助力企业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我市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开展“梧州港—南沙港蛇口港”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出口中药材远程查检业务;运用“互联网+”,帮助企业实现足不出户、在线办理注册登记等业务,业务办理时长平均压缩了1.5个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