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记者 蒙敏莹 通讯员 胡伟 陈东明 王华
在梧州,人工智能(AI)正加速融入民营经济发展血脉,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今年以来,我市坚决落实自治区部署要求,锚定“再造一个工业梧州”目标,以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为引领,通过强化民营经济服务保障、推动产业升级、优化发展环境等举措,让民营经济在“稳增长、稳就业、稳投资”中扛起主角担当,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技术赋能:“制造业+AI”重塑产业发展新格局
走进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高新片区的梧州宝石人工智能技术协同中心,十余台人工智能质检机整齐列阵,数台高清数字影像机配合AI算法对莫桑钻进行实时检测,颜色饱和度、切割对称度等指标在屏幕上一目了然。“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公司整体生产效率提升60%以上,运营成本大幅降低。”广西喜荟天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永帅的介绍,道出了AI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的深刻改变。
同样的转变,还发生在梧州国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在这里,搭载人工智能操作系统的智能学习机、智能音箱、智能屏等产品正源源不断下线。凭借在人工智能产品研发和场景应用上的先发优势,该公司多款产品成功入选2025年第一批广西人工智能产品。
喜荟天成与国光科技的快速发展,正是梧州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制造业“蝶变”的缩影。近年来,我市围绕“AI赋能千行百业”目标,构建起“1+4+N”发展路径——以1个工作专班为引领,通过4项市级方案统筹,在重点领域打造N个应用场景,推动“制造业+AI”在各大产业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为确保AI赋能路径清晰、推进有序,我市科学规划顶层设计,先后印发相关文件,完善政策支撑体系。随着政策红利释放,企业创新活力迸发:在人工宝石产业,梧州宝石人工智能技术协同中心揭牌,AI智能分拣机、质检机等提升生产效率与产量;在不锈钢产业,金海AI不锈钢表面缺陷检测识别项目构建工业视觉检测矩阵,实现三位一体智能监控;在陶瓷产业,简一陶瓷建成AGV无人智能仓储中心,协进陶瓷通过AI陶瓷表面缺陷检测项目提升品质。“制造业+AI”成为产业升级核心动力。
随着AI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梧州“制造业+AI”的产业生态加速成型。今年以来,我市已有蒙娜丽莎、金海、鸿图、雅士公司等4个场景入选广西“人工智能+制造”优秀案例集;金海、永达、国光、睿奕新能源、三威、喜荟天成等企业的8个应用场景入选广西“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技术还给民营经济注入了多元化的发展动能,1至7月,我市民营经营主体同比增长5.7%,占全市经营主体总量的97.01%;民营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约八成;全市民营企业外贸进出口总值67.13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65.80%;民营经济纳税同比增长1.99%,占总额的81.01%。
服务护航:全链条保障夯实企业发展根基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质营商环境的支撑。我市在以人工智能驱动产业升级的同时,同步构建从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到要素供给的全链条服务保障体系,为民营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保驾护航。
走进广西车便捷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大屏上实时跳动着共享电单车订单、车服订单等各类数据。作为我市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智能终端与管理平台,业务覆盖13个省市,预计今年平台经济数据将翻倍增长。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梧州从政策环境到服务保障,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信心。
车便捷公司的发展是我市优化民营经济服务的生动体现。为精准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我市完善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与问题解决机制,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召开座谈会、联动部门与商(协)会、宣传使用国家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等方式,多方合力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针对企业用地、环保、能耗等要素问题,我市还协调部门加快审批,为企业纾困,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此外,我市编制了《新英体育,新英体育app: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汇编(2025年版)》,涵盖15个类别共115项政策,并由相关部门及时更新动态,助力企业知政策、懂政策、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