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
“距离期末考试还有 15 天。”
晚自习的黑板上,倒计时红得刺眼。我盯着连续下滑的模拟成绩,心里像塞进了一团湿棉花:闷、慌、透不过气。窗外,阵阵蝉鸣此起彼伏,聒噪得让我更加烦躁。
忽然,“啪嗒”一声,一只带着湿泥的蝉落在我的手背。我吓得尖叫,猛地甩手,蝉跌落在地。寂静的教室里,几十双眼睛刷地转向我,我的脸瞬间烧得通红。
班主任杨老师快步走来,轻轻按住我的肩膀。“别怕,它刚出土。”她蹲下,把蝉托起,“你知道它等了多久才见光吗?”我摇头。“一年、两年、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都在黑漆漆的泥土里。”杨老师把蝉放在窗边,让它慢慢爬行:“蝉不见天日,一点点积蓄力量,只为短短数周的光明。很多人替它不值,可对蝉来说,数周的生命,就是它全部的意义。”
那只蝉振翅,逆风起飞,一次次被气流掀翻,又一次次冲向夜空。我望着它,心里像被掀开一层纱:我害怕的,其实并不是“考不好”这个结果,而是“还没拼就退缩”的自己。
当晚,我躺在床上,耳边回荡着蝉鸣,脑子里全是那只倔强的小虫。它用漫长的黑暗告诉我:终点不是黑暗,而是穿过黑暗的必经之路。
第二天,在自己的本子上,我把“倒计时 15 天”改成了“冲刺 15 天”。每做完一张卷子,我就在旁边画一只小蝉,提醒自己:再坚持一下,光明就在前面。
如今,蝉声已远,我却常想起那只逆风而飞的小生命。它教会我:真正的勇气,不是从未害怕,而是明知前路艰难,仍愿意在黑暗里坚定前行。愿我们都能像蝉一样,熬过漫长的黑夜,迎来属于自己的高枝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