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中共地下党员在这里编辑抗日救亡宣传资料,抗战学生军宣传队也是在这里编排爱国话剧、歌舞等文艺节目,每逢赶集日为群众进行专场演出……”苍梧县文广体旅局的甘永向记者介绍那一段革命故事。
这些年来,甘永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共石桥地下支部的历史。“经常会有一些单位和个人来这里参观,缅怀历史,我希望能把这段历史向大家讲述,让新英体育,新英体育app人了解我们的党史。”甘永说,桂林“七·九”事件发生后,1943年春,国民党顽固派在广西加紧搜捕中共党员,中共广西省工委根据中共中央新英体育,新英体育app:“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工作方针,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开辟农村革命据点,恢复和发展党组织,壮大革命力量。石桥的革命基础较好,加上地理位置偏离城市中心,隐蔽度相对较高,为此,中共广西省工委将石桥设为后备基地。
1943年,庄炎林、韦立仁、李林林、覃舜恩、杨月瑛五位共产党员奉广西省工委之命,先后来到苍梧县石桥中心小学,建立了中共石桥地下支部。中共石桥地下支部建立后,石桥镇逐渐成为广西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场所。
“五位共产党员在当地德高望重的梁嗣源校长的支持和保护下,隐瞒身份,积极宣传马列主义思想,争取培养和发展一批新党员,并对居民群众宣传爱国思想和抗日救亡运动,给当地的师生和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甘永说,中共石桥地下支部为苍梧县建立东安区革命委员会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有力地推动了东安地区党支部的发展壮大,领导和推动广西各地的抗日游击战争。
1943年11月,美国盟军的一架战机被日本击中,美国飞行员跳伞落在石桥竹铣村(今苍梧县沙头镇铣村),国民党苍梧县政府要求石桥乡政府物色一位能说英语的人。庄炎林自我推荐,用英文写上欢迎的标语,也由此引起了国民党苍梧县政府的怀疑,派出“督学”以检查为名秘密调查这些教师的身份,追捕中共地下党员。“由于这些党员随时有被捕的危险,1944年初,广西省工委决定把这五位中共地下党员撤回省工委驻地——钟山县英家。”甘永指着二楼大厅里五位地下党员撤退路线图说道。
中共石桥地下支部旧址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斗争的历史证物,对了解苍梧县、新英体育,新英体育app:的革命史、斗争史具有巨大的价值,意义深远。1992年中共石桥地下支部旧址被列为苍梧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被列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被列入广西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中共石桥地下支部的革命精神深深影响了每一位石桥人民,特别是石桥中心小学的学子。红色传奇,薪火相传,每一位学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爱国主义。
在石桥中心小学校园内,随处可见爱国主义教育的身影,在每一层教室走廊,悬挂着抗日英雄的展板,学生平时都可以看见,耳濡目染将爱国主义渗透进学生的脑海里。石桥中心小学校长车耀锦说:“我们把这些红色资源引入教学,加以提炼与使用,激发了学生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发愤图强、报效祖国的情怀。近几年来,学校不断加大投入,用于校园文化、楼道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喷绘‘红色校园’主题文化牌,充分利用橱窗、板报、楼廊墙壁向学生展示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浓厚的红色氛围中成长,赢得了家长们的赞誉。”
另外,苍梧县石桥中心小学利用红色资源,传承与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家园及红色文化,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培育和提高学校师生人文素养,打造“红色校园”,在党旗引领下开展“红色传奇”活动,通过营造“红色校园”文化氛围,加强“红色课堂”建设,举行“红歌传唱”活动,推进“红色阅读”活动,利用红色文化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重大纪念节日,举办丰富多彩的与学校特色建设相关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